就医版|学术版
 
医院动态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疗法(痿痹病诊疗法)入选虹口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时间:2025-06-16


  2025年6月14日,在“2025年虹口文化遗产季”活动中,虹口区第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正式公布,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外科疗法(脉管病诊疗法)和内科疗法(痿痹病诊疗法)作为其中的重要项目,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活动现场获得了铜牌与证书。


image.png

   

  这一举措不仅是对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传统医学领域深厚底蕴和精湛技艺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这两种诊疗法在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项目介绍  

  内科疗法(痿痹病诊疗法)


image.png

  

  痿痹病,作为传统医学领域内一类复杂且影响广泛的病症。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长期致力于痿痹病的研究与治疗,凭借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且行之有效的疗法。从第一代开拓者张近三先生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探寻蛛丝马迹,到第二代传承者李庚和教授在临床实践里反复验证改良,再到第三代创新者盛昭园主任结合现代医学理念进行融合发展,直至第四代继承人肩负使命、砥砺前行,每一代传承人都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与创新。跨越百年的时光的长河,以不懈探索、深入研究与躬身实践,汇聚成浩瀚的智慧海洋。这智慧之光,是各领域取得突破的钥匙,于痿痹病研究与治疗中,更是历经无数试验、挫败与重燃希望之火,铸就了对痿痹病的深刻洞见与知识体系。


image.png


第一代传承人——张近三


image.png

  

  第一代传承人沪上名医张近三(1891-1978),张近三先生从中医理论出发,深入探究该病的根源,最终认定重症肌无力症的成因在于脾肾虚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补脾肾的治疗方案。张近三先生的研究成果,不仅为重症肌无力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在神经肌肉疾病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他极力主张中西医结合,在医院开设中西医结合门诊和病房,并带教了100余名西医师学中医,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主持写出了《重症肌无力证治100例》,后来治疗重症肌无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代传承人——李庚和


image.png

  

  第二代传承人李庚和教授(1936-2022),师从沪上名医张近三,上世纪60年代末期,李教授随张老开始尝试诊治重症肌无力这一世界性的难题。1973年,在张近三老先生和李庚和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市虹口区中心医院成立重症肌无力专科,开始系统总结与研究该疾病,至1975年,积累病例100例,发表相关文章,在国内首次提出重症肌无力从脾肾论治学说。该学术观点至今仍广为沿用。80年代以后,经患者口口相传,专科门诊量剧增,1986年至1987年期间,该专科参加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成果展览会,获得与会者一致好评。李教授撰写的《432例重症肌无力临床观察》在中医国际会议上交流并获奖,该论文总结了43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诊治经验,此后该文章发表在《中医杂志》英文版上。1986年,以李庚和主任为带头人承担了七五攻关项目 “重症肌无力脾虚证型辨证论治疗效与治疗机理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再次在大量临床及实验基础上提出脾肾学说,并提出从培补脾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观点。

第三代传承人——盛昭园


image.png

  

  第三代传承人有盛昭园主任,传统医学科、重症肌无力专科科主任,师从李庚和教授,现为李庚和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罕见病分会副会长,虹口区医学会中医流派分会主任委员。虹口区拔尖人才。全国第六批师承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盛昭园主任在治疗痿痹病方面倡导一体化诊疗模式,注重内服与外治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她充分发挥传统中医特色疗法的优势,如针刺、艾灸、拔罐、刮痧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实行针药并用,提出近泻远补的针刺配穴原则;微针近端围刺、滚针循经通络、温针灸补虚扶正;内治外治相结合,提出肌肉疾病治疗性敷贴疗法,并结合冬病夏治、夏病冬疗与三伏贴、三九贴相结合,自创暖香、温肾系列外敷方,通过现代制药工艺制成敷贴,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的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药物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所,不仅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还能解毒化瘀、扶正祛邪,从而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倡导引功法与现代康复运动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案。疾病当中结合现代康复运动,如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可以针对性地提高患者的肌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这种结合不仅有助于患者身体的全面恢复,也有助于其心理状态的积极调整,提升整体生活质量,平日里常亲自教授患者八段锦;创新祛邪扶正,补虚通络,补肾通督的治疗原则。强调补虚通络,通过补益气血、疏通经络;肾脏为先天之本,督脉为阳脉之海,通过调理肾脏和督脉,可以充养髓海,强筋健骨,从而达到补虚通络、标本兼治的效果;针对于重症肌无力提出三阶段式中医干预,提倡重症肌无力患者全生命周期的人文关怀,从医疗、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回归社会。

  

image.png

 

  第四代传承人有应汝炯、董云、宗恩溢、沈洁、胡粤杭、陈建、刘杰、吴秋燕、吴亭葶、戴梦、夏聪、付思婷。目前是本项目的新生代力量,活跃在临床的第一线,为项目的后续发展和继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中医内科(痿痹病疗法)》的入选,不仅是重症肌无力传统医学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将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中医内科(肌病)》相结合,未来,重症肌无力传统医学科将以肌病与痿痹病为新起点,在盛昭园主任的带领下,继续加强痿痹病疗法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推动传统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让这一古老的疗法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全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让中医药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服务热线:021-65415910

医院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保定路230号(200082)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

 

Copyright © 201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沪ICP备2000003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1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