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版|学术版
 
医院动态
援摩医疗队系列报道(六)
时间:2007-07-13

摩洛哥风情(一)

2007.4.5于摩洛哥塔塔省综合性医院——特约撰稿人  钱余


  随着医疗队逐步融入当地人生活,我们对摩洛哥一些民族风情也有所了解,为此,从本节开始,我将用两个篇幅详细介绍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摩洛哥特色风情。


清真寺和伊斯兰教

  走在摩洛哥大地上,清真寺到处可见,可谓星罗棋布,因为“有人就有清真寺,有清真寺就有人”。在阿拉伯国家,建清真寺是头等大事,一般由富人出资筹建,清真寺的结构风格各地差不多:一个2-3层楼高的尖塔,旁边是一个供朝拜的大堂,像我们庙里还有菩萨供着,这里面除了铺上地毯,什么都没有,朝拜时,大家一致向东跪地,口里念念有词,起码半小时。
  伊斯兰教其实就是我国的回教,摩洛哥宪法规定为国教,人人尽可能参加并要求:一要相信真主;二要每天朝拜真主5次,最好去清真寺1次;三要每月把收入盈余的一部分捐给穷人;四要每年过斋月;五要去沙特麦加朝拜真主一次。如果做到这5条,就是一个完美的虔诚教徒了。
  与摩洛哥同事熟了后,聊天时,他们往往询问,Dr.Qian,你信什么宗教?我说,我什么宗教都不信,我是唯物主义者,我相信科学,他们感到很惊诧和不解。他们告诉我,他们也相信科学,但这并不矛盾。比如,人类已经发射登陆器登上火星了,其实还得感谢真主,是真主启示科学家这样做的,真主用这种方式让世人去认识世界的。另外,他们还欣慰地说,加入伊斯兰教最大好处是死后可以进天堂。难怪伊斯兰教徒都不畏惧死亡,连美国帝国大厦都敢炸!
  伊斯兰教把《古兰经》作为行动准则,《古兰经》除宣传真主思想外,主要是教人多做善举,很多观点类似我国《论语》中儒家思想。

妇女包头和头上顶物


  记得我们出国前有人警告,当地教规很森严,女同志要备头巾,必要时包头。到了摩洛哥后,发现当地人很友好,对外国人没有硬性要求,他们尊重外国人生活方式,从不干涉。
  摩洛哥妇女很注意女孩的成长,当女儿11-12岁也就是刚刚开始发育时,妈妈就开始用头巾把女儿头扎起来----包头,其有2层含义:1,我是一个伊斯兰教教徒(穆斯林);2,我是成熟女性,请男性保持距离:不能接触也不能盯着看。当然包头只限于外出活动,回家后可以解除。
  由于伊斯兰教的关系,女性大多数只能待在家里,要求门窗紧闭,不得外出从事社交活动。像中东国家,女性还须蒙上面孔,只留下2个眼睛在外。当然近年来,女性有解放迹象,不少胆大女孩开始摘除头巾,露出飘逸的长头发,被当地人戏称为“另类”,背后总少不了一些指指点点和批评。
  柏柏尔女性,相对就更保守一点,她们习惯披上长袍和黑色头巾,外出活动头顶物品----这是从中非传过来的,随便什么东西,往头上一顶,就出门了。令人称奇的是她们平衡掌握很好,东西从来不会掉下来,非常有趣!

握手礼和贴面礼


  我在当地上班初始,发现摩洛哥同事用异样眼睛看着我,询问方知礼节不到。每天上班见面打招呼“Bonjour!(你好)”还不够,还必须与每一个同事握手,这叫握手礼:与男性要紧握有力,与女性要轻柔。同性之间握手越有力,就越友好,一段时间未见面,还要行贴面礼,即左面贴2下,右面贴2下,贴面同时,嘴巴还要发出做亲嘴的“啵、啵”声。
  刚开始,我还真不习惯,尤其这里大胡子特别多,扎得我面孔发痛,我想,能与摩洛哥姑娘行贴面礼就好了(开玩笑),这是万万不可的,贴面礼只限同性之间,否则属调戏女性。女性之间行贴面礼还要复杂,要互相抱住,至少要贴3边,当然,贴的越多越亲热,另外,还可拿起对方的手背,亲几下。 
 

服务热线:021-65415910

医院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保定路230号(200082)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安全 | 网站地图 | 使用帮助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中心

 

Copyright © 201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沪ICP备2000003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902001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