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脉管病诊疗中心主任曹烨民教授应泰国公共卫生部泰国传统与替代医学部(DTAM)邀请,赴泰国曼谷参加了第18届中泰传统医学研讨会及中泰卫生健康领域双边会议,并在国际学术舞台展示了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脉管病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反响热烈。
一、代表中国中医,展示“硬核”实力
在中泰传统医学研讨会上,曹烨民教授作为中国中医界的代表,作了题为《软坚清脉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旨报告。他系统介绍了我院运用该特色疗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独特优势和临床经验。报告内容详实、创新性强,引发了与会各国中医药学者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对曹教授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普遍认为该成果为中医药治疗这一疑难血管疾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深化专题研讨,交流糖尿病足研究
会议期间,曹烨民主任受邀参与华侨崇圣大学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的糖尿病足专题研究交流会议。会上,他作了题为《糖尿病足新分类体系构建及意义》的精彩报告,详细阐述了其团队基于大量临床案例总结出的糖尿病足血管-神经-感染(VNI)分类系统,分享了其在糖尿病足系统化诊疗标准方面的创新探索。该体系突破糖尿病足传统分级分型局限,融入中医 “辨证论治” 思维,为糖尿病足的精准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更具实操性的理论框架,引发现场学者围绕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的热烈探讨。
三、拓宽国际视野,搭建交流桥梁
曹烨民教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中医药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亲身感受到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日益增强,其研究前景与潜力备受瞩目。此外,曹教授深入考察了华侨崇圣大学、华侨中医院及卧佛寺泰医传统学校,实地了解了泰国在中医药研究、教育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动态。此行不仅拓展了国际视野,学习到宝贵经验,更与众多国际同行建立了紧密联系,为我院脉管病学科未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突出“全球影响力”,拓展格局视野
“此次学术交流让世界看到了中医的‘硬核’实力。” 曹烨民主任表示,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到糖尿病足,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诊疗中心的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更加说明了中西医结合诊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模式的科学性。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诊疗中心作为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的标杆科室,近年来持续深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等疑难病症,曹烨民主任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彰显了我院在周围血管疾病诊疗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学术影响力,也有效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了中国中医药在全球传统医学领域的声望。未来,脉管病诊疗中心团队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持续推动中医诊疗技术的国际化传播,让更多疑难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从传统医学智慧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