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上午,贾英杰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虹口区卫健委邓小飞副主任、虹口区卫健委中医药发展科黄李科长,我院谢春毅院长、张嗣博党委书记、张益辉副院长、医务处丁亚琴处长、科研处王嵩副处长、肿瘤科科主任钟薏等相关科室成员出席了揭牌仪式。
贾英杰
贾英杰,男,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务院特贴专家,第六、七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独辟蹊径首创从“浊”之视角阐发肿瘤为代谢性疾病之内涵,创新性提出“癌浊”病机概念,并形成了“黜浊培本”治癌新法则。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发明专利9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收录55篇,累计影响因子220.669分;主编学术专著5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 100 余名。
此次揭牌仪式由我院张益辉副院长主持
虹口区卫健委邓小飞副主任发表致辞,衷心感谢贾英杰教授及随行专家在这冬日暖阳的日子里来到上海,为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肿瘤科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在钟薏主任的带领下,在10年的建设里,从虹口区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国医强优”重点科室建设开始起步,到荣获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学科建设等项目,离不开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人才梯队的健全和完善、设备的更新和配置,为肿瘤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贾英杰教授是全国名中医,“黜浊培本”是贾英杰教授3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的高度凝练,期望肿瘤科团队能够汲取贾英杰教授的思想精髓,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
谢春毅院长致欢迎词,对贾英杰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成立表示祝贺。欢迎全国名中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英杰教授和各位领导的莅临。此次成立工作室,不仅是对贾教授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更是为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相信,在全国名中医贾教授的加持下,我院尤其是肿瘤科的中医服务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医特色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需求。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加强与国内其他中医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
贾英杰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医院各位领导的支持和钟薏主任的邀请,很荣幸今天能来到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参与此次揭牌仪式。作为学科带头人,在面对中医肿瘤学领域的难题时,必须做到“说清楚、讲明白”,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充分的阐述和理解。同时,对于临门一脚的关键问题,他提出应进行精准切割和深入研究,以期在中医肿瘤学的探索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虹口区卫健委邓小飞副主任、我院谢春毅院长和钟薏主任共同为“贾英杰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揭牌。
我院肿瘤科钟薏主任详细介绍了科室的发展历程。在实践过程中,科室特别注重中西医结合在恶性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中的作用,始终坚守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通过不懈努力,科室培育了多个具有中西医结合优势的病种,其中结肠癌的治疗尤为显著。近年来,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又面临中医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中医人才缺乏问题。为培养多层次中医药骨干人才,破解中医人才培养难题,在医院大力支持下申请成立贾英杰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并感谢贾教授这一年来的关心和支持。
贾英杰教授发表了关于中医肿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演讲。贾教授提出学科发展的核心方法,包括完善领导体系、制定发展规划以及明确阶段目标。作为学科的领军人物,他强调要凸显中医肿瘤的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品牌学科的建设平台,通过医疗实践、科研探索和教学培养等多维度的拓展,深入挖掘中药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致力于培养中医药人才,切实解决患者的疾病难题。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孔凡铭教授发表了题为《“黜浊培本”理论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的学术演讲。针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体质虚弱问题,贾英杰教授基于临床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了“黜浊培本”的治癌法则。该治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为主要目标,并强调了“人瘤共存”的治疗理念。同时提出了“始终培植本元,时时罢黜癌浊”的治癌思想,为中医治疗肺癌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在演讲中,孔教授以肺癌为例,详细汇报了近年来贾英杰教授团队在中医药治疗肺癌领域的临床研究疗效和分子机制探索成果。他展示了团队在课题设计和研究创新方面的拓展思路,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会议结束后,贾英杰教授及其团队与我院肿瘤科的医生们共同进行了教学查房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双方就临床病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了中医肿瘤治疗的新思路、新方法。此次教学查房,不仅加强了我院肿瘤科医生对中医肿瘤治疗理念的理解和应用,也为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